笔趣阁 www.bqg520.net,旺夫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卫成不是个磨蹭人, 听娘提了这事,他当晚就提笔写了信,写好自个儿默读两遍将不合适的地方修掉, 看没问题了又誊录一遍, 等墨迹干了才小心叠起来。
信是两封,一封给兄嫂, 一封给丈人。
备注清楚之后, 卫成跟姜蜜要了块方方正正的蓝布, 把抱出来那摞书本同家信一起包好,准备托人送回老家。官逐渐做大了,做大了之后要托人送个东西就比原先容易很多,普通人要出趟远门困难至极, 可要是人面广些, 要寻个南下的车队也很容易。
卫成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一个,倒不是专门去宿州那一片的, 是去更南边的省份, 正好要从那头经过。听说是四品京官的家书, 他们毫不犹豫就接了,记下地方之后保证一定送到。卫成不放心,提醒了一句, 说蓝布包里是他写的经文注解, 送回老家去给侄儿参考, 不能沾水, 请人家路上仔细一些。
接活的一口答应下来。
还想着家里出个大官老爷就是好, 书这玩意儿有钱就能买,名家注解最是难求。官家子弟起点就比平头百姓高了许多,他们不需要自己琢磨,只要翻着族中长辈留下来的批注,看明白,记住,消化掉,很容易就能考出功名。
这时候,接活儿的还只是羡慕,想着自家能有这么一套多好。他一路从京城羡慕到松阳县,车队在松阳县城休整,他单独跑了趟后山村。
后来一想起都觉得这趟跑得很值,打死他都想不到右通政大人的兄嫂这么不识货。
看他抱着个蓝布包袱,那两家人双眼都亮了,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着急打开一看,一摞书。
书也好啊,这年头书是金贵物什,陈氏招呼毛蛋过来,让他瞅瞅都是啥书,本来以为要是京城那边有老家没有的,那就挺好。结果发现竟然是科举范围内最常见那一套,基本上只要是读书人,人手都有。
这种书,要是崭新的一本能卖个一两银子,这种装订不齐整还有毛边的旧书,半两就差不多了。以旧书的价钱来算,这一摞就是十多两那么大回事儿,哪有前次送给姜家的绫罗绸缎稀罕?
心理期待太高,看明白是啥玩意儿之后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帮忙送东西来的看他们将失望写在脸上,猛的就动了心思。
虽然动了心思,也不敢忽悠着两家人把这一摞贱卖了,他耐心等在旁边,等他们读完。
如他所料,右通政大人没在信上过分吹嘘这摞书的价值,他只不过提了一句,说是自己读书时的一些心得随记,送回老家来希望对侄儿们有所帮助,让他们刻苦努力争取早日考上秀才举人……
乡下人眼界低,根本想不到这玩意儿的价值,只想着四书五经这些学堂不都会讲?他们甚至没仔细去琢磨,心里更多想的是老三都是四品京官了,听说知府大人也才不过四品,知府是地方官,哪怕油水儿多实际不如京官稀罕。这么想,两家难免不平,觉得你那么大官当着不说给兄嫂买田地起新房,送东西也不知道送点好的,就一摞书。
他们读完信都还是没闹明白这玩意儿的价值,帮着跑路的就提了一句,大概是说这套书你们要是已经有了,能不能割爱?
“这书又不稀罕,你买去干啥?”
那人搓了搓手,不好意思说:“再不稀罕也是右通政大人用过的东西,大人他四年多以前还在应殿试,如今已是正四品官,连带家里母亲妻子都封了恭人,满京城谁不羡慕?我想着,这个拿回去没准让家里的笨东西沾沾光,兴许用着就开窍了呢!”
这个想法陈氏李氏很能理解,她们之前想占老屋就是想让儿子搬进卫成住过那屋去。
帮忙跑腿的一下抓住了人心,让两家人几乎毫不怀疑就信了。
“让给你也不是不行,可你也知道,这是四品官用过的东西。”话是陈氏说的,没说得太明白,不过在场的都听懂了。卫大犹犹豫豫说这是老三千里迢迢托人送回来的,转卖不好吧?
跑腿那人笑道:“卫大人送这个回来不外乎是想帮扶兄弟,你们要是已经有了,这个放着也是积灰,反而糟蹋了大人一片心意。不若转卖给我,我出五十两银子。”
“五、五十两?”陈氏眼都瞪圆了,她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正想感叹一句这么多,又想起这会儿在谈买卖,话到嘴边她打了个转,“这也太少了。”
“我是真心实意想沾喜气,不然您看多少肯卖?”
两家子到边上商量一会儿,说要一百两,给一百两直接拿走。
“可我全身上下加一起统共只得八十两官银票。”
卫大卫二交换了个眼色,说行吧,八十就八十。这摞旧书转手就是八十两,二一添作五他... -->>
卫成不是个磨蹭人, 听娘提了这事,他当晚就提笔写了信,写好自个儿默读两遍将不合适的地方修掉, 看没问题了又誊录一遍, 等墨迹干了才小心叠起来。
信是两封,一封给兄嫂, 一封给丈人。
备注清楚之后, 卫成跟姜蜜要了块方方正正的蓝布, 把抱出来那摞书本同家信一起包好,准备托人送回老家。官逐渐做大了,做大了之后要托人送个东西就比原先容易很多,普通人要出趟远门困难至极, 可要是人面广些, 要寻个南下的车队也很容易。
卫成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一个,倒不是专门去宿州那一片的, 是去更南边的省份, 正好要从那头经过。听说是四品京官的家书, 他们毫不犹豫就接了,记下地方之后保证一定送到。卫成不放心,提醒了一句, 说蓝布包里是他写的经文注解, 送回老家去给侄儿参考, 不能沾水, 请人家路上仔细一些。
接活的一口答应下来。
还想着家里出个大官老爷就是好, 书这玩意儿有钱就能买,名家注解最是难求。官家子弟起点就比平头百姓高了许多,他们不需要自己琢磨,只要翻着族中长辈留下来的批注,看明白,记住,消化掉,很容易就能考出功名。
这时候,接活儿的还只是羡慕,想着自家能有这么一套多好。他一路从京城羡慕到松阳县,车队在松阳县城休整,他单独跑了趟后山村。
后来一想起都觉得这趟跑得很值,打死他都想不到右通政大人的兄嫂这么不识货。
看他抱着个蓝布包袱,那两家人双眼都亮了,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着急打开一看,一摞书。
书也好啊,这年头书是金贵物什,陈氏招呼毛蛋过来,让他瞅瞅都是啥书,本来以为要是京城那边有老家没有的,那就挺好。结果发现竟然是科举范围内最常见那一套,基本上只要是读书人,人手都有。
这种书,要是崭新的一本能卖个一两银子,这种装订不齐整还有毛边的旧书,半两就差不多了。以旧书的价钱来算,这一摞就是十多两那么大回事儿,哪有前次送给姜家的绫罗绸缎稀罕?
心理期待太高,看明白是啥玩意儿之后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帮忙送东西来的看他们将失望写在脸上,猛的就动了心思。
虽然动了心思,也不敢忽悠着两家人把这一摞贱卖了,他耐心等在旁边,等他们读完。
如他所料,右通政大人没在信上过分吹嘘这摞书的价值,他只不过提了一句,说是自己读书时的一些心得随记,送回老家来希望对侄儿们有所帮助,让他们刻苦努力争取早日考上秀才举人……
乡下人眼界低,根本想不到这玩意儿的价值,只想着四书五经这些学堂不都会讲?他们甚至没仔细去琢磨,心里更多想的是老三都是四品京官了,听说知府大人也才不过四品,知府是地方官,哪怕油水儿多实际不如京官稀罕。这么想,两家难免不平,觉得你那么大官当着不说给兄嫂买田地起新房,送东西也不知道送点好的,就一摞书。
他们读完信都还是没闹明白这玩意儿的价值,帮着跑路的就提了一句,大概是说这套书你们要是已经有了,能不能割爱?
“这书又不稀罕,你买去干啥?”
那人搓了搓手,不好意思说:“再不稀罕也是右通政大人用过的东西,大人他四年多以前还在应殿试,如今已是正四品官,连带家里母亲妻子都封了恭人,满京城谁不羡慕?我想着,这个拿回去没准让家里的笨东西沾沾光,兴许用着就开窍了呢!”
这个想法陈氏李氏很能理解,她们之前想占老屋就是想让儿子搬进卫成住过那屋去。
帮忙跑腿的一下抓住了人心,让两家人几乎毫不怀疑就信了。
“让给你也不是不行,可你也知道,这是四品官用过的东西。”话是陈氏说的,没说得太明白,不过在场的都听懂了。卫大犹犹豫豫说这是老三千里迢迢托人送回来的,转卖不好吧?
跑腿那人笑道:“卫大人送这个回来不外乎是想帮扶兄弟,你们要是已经有了,这个放着也是积灰,反而糟蹋了大人一片心意。不若转卖给我,我出五十两银子。”
“五、五十两?”陈氏眼都瞪圆了,她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正想感叹一句这么多,又想起这会儿在谈买卖,话到嘴边她打了个转,“这也太少了。”
“我是真心实意想沾喜气,不然您看多少肯卖?”
两家子到边上商量一会儿,说要一百两,给一百两直接拿走。
“可我全身上下加一起统共只得八十两官银票。”
卫大卫二交换了个眼色,说行吧,八十就八十。这摞旧书转手就是八十两,二一添作五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