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520.net,镇妖司卧底二十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郭子仪是什么情况呢。

    皇帝嘛,后期晚年,总要搞些幺蛾子。

    尤其是那些有建树的帝王,更不得了。

    无论是汉武帝也好,明成祖也好,其实他们对外作战取得了极大成功。

    但内部其实一片赤字,稍有不慎就有亡国,打仗是极其烧钱。

    我们的两万诗,一首都没进课本,爱盖章的老人也好,李三郎,李二也好。

    在位久,真的会折腾。

    人老了呀,精力,头脑,以及各种都会下降,这是事实。

    玄宗但凡早死个些年,评价绝对直线飙升。

    绝对会出来,玄宗若在,天下那个敢反!我帝镇压一切,安禄山听到我圣人的名字都要瑟瑟发抖,不寒而栗。

    后世还会感叹,若我圣人多活十年,地球都要打穿。

    若我圣人在,御驾亲征,天下尽皆土鸡瓦狗,威震山河,地球都他么打穿。

    什么秦皇汉武,在我三郎圣人面前,都是渣渣。

    如此种种。

    可惜,活太久了,导致了安史之乱。

    后面更是瞎操作,明明几个月能平的乱,愣是打了八年。

    这里面的原因,自然离我们李三郎的遥控操作少不了关系。

    最后呢是李光弼、郭子仪、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平定。

    可惜这些人,被老李杀了杀,搞的搞。

    堂堂一流名将,战功赫赫,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结果被李、杨两大猪队友给玩残了。

    总之郭子仪则是最大的功臣。

    郭子仪后面也是战战兢兢,各种消除主上猜疑。

    这一点这展现出郭子仪充分的朝堂政治头脑。

    有次儿子和儿媳升平公主吵架,一时情急之下说出:“我父亲只是不想当皇帝,如果想当随时可以当。”

    升平公主告诉了唐代宗,但唐代宗没有生气,而是把公主送回了郭府。

    但郭子仪却直接把儿子囚禁起来,并上朝请罪,但唐代宗说“儿女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当时郭子仪的身份明明没必要那么胆战心惊,还特意把儿子给绑了。

    而且皇上也说没有汾阳王,哪来的他的皇位。

    可以看出虽然郭子仪功高震主,但是不曾有过对不起主上的事。

    这也是唐代宗不猜疑他,甚至还跟他结为亲家的原因。

    从这一点来看,这证明郭子仪的家庭教养,对于亲人的教导,远远比霍光优秀。

    有时候自己简朴容易,但想让亲人由奢入俭难。

    并且他层辞尚书令。

    唐代宗任命郭子为尚书令,郭子仪拒辞不受。

    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载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

    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道:“太宗皇帝曾任此职。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机,应从我开始。”

    代宗无奈,只得应允,并将他辞谢的事迹交给史官,记入国史。

    所以,老郭是个极具智慧的人物。

    除此外,老郭还有种种事迹,都表现出他政治嗅觉,以及防备的心思。

    包括还与鱼朝恩化敌为友,这是一个人格魅力很高的人物。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

    生前封王拜相,死后配享历代帝王庙。

    历史武将为数不多位高权重,还得以善终者。

    那么问题来了,郭子仪那么牛,怎么没上武庙?

    开什么玩笑,武庙定的时候,人家还活的好好的。

    武庙是给过世者,老郭肯定是能上,但一群逝者,你这活人在这里面,多大的不敬呀

    遇到一个贤主,离间计谋自然不公而破,而起自己也要懂得自黑,以及收敛。

    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第二推恩令知名度也很高,武帝为了分化诸侯王的权利,原本是由世子继承,变成每个儿子都能继承。

    老大自然不高兴,但其他兄弟高兴呀,原本没他们什么事,结果也能分到一角蛋糕。

    其实这一点,小朱削藩就太急了,

    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而且做得相当过激,他先后削除五位亲王的爵位,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贬为庶人。

    要么迁往遥远的不毛之地,要么当地圈禁,形同囚徒。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朱柏湘献王柏,太祖第十二子。

    他这是往死里逼,但凡柔和一点。

    都把叔叔们逼的不成了样子,人家肯定不能等死呀,肯定要反。

    老朱家,他是顺位,而且老朱余威犹在,削藩也绝对不会反抗。

    好歹都也是你叔叔不是,人家也没有不臣之心。

    而且朱标在世时,所有人都对他极其恭敬与敬重。

    朱标太子位,是有史以来最稳定的一人,没有之一。

    不存在什么各朝各代的阋墙夺位。

    无论是老朱,还是朝中大臣,亦或者众多兄弟,全都认他。

    老朱心态炸裂,就是因为英年早逝呀,那小朱肯定压不住这些人,再加上心理的奔溃,无人子洲劝导,也听不进去。

    于是各种案出来了,大臣死了一批又一批。

    朱标死后,小朱乃嫡位,顺理成章,也无人敢反对呀。

    小朱上位后的操作真是看不懂。

    他这样的行为,无疑将藩王和中央朝廷推向完全对立面,没有半点缓和的机会。

    这不是西汉,各地藩王对于朝廷的威胁,其实根本不大。

    而且大多数王爷其实也没有那种鬼心思。

    削藩先找这五个较弱的下手,是小朱亲自选择的。

    那些王爷,谁也不是傻子,看到兄弟一个个倒下,谁不害怕?

    朱棣只能在北平装疯苟活,

    老朱五月份去世,八月就把周王废为庶人,次年四月,逼死湘王,废齐王代王,对自己的亲叔叔如此之狠,汉景帝都要汗颜。

    所以积极整军备战,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

    在小朱向燕王动手的时候,朱棣悍然发动反叛,为皇位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起兵。

    但朱棣反了之后,有一个藩王主动和朱棣站同一个阵营嘛?

    并没有。

    宁王是被胁迫的,哪怕最后起兵了,还羞羞答答的叫朱棣写一篇檄文,说自己是被绑到战车上而非主动反叛的。

    表示舆论朝廷别说我,劳资是无辜滴。

    和朱棣一母同胞的周王已经成了庶人。

    被软禁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逮捕周王的过程和罪名很有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是个人都得反。

    在靖难之役中,小朱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高开低走,简直令人无语。

    几个月前杀伐决断的少年冷厉天子。

    突然变成了优柔寡断的妇人,犹犹豫豫裹足不前。

    你既然都做了初一,还在乎十五?

    既然做了,那么直接狠一点。

    但凡如此,历史的评价也会对你高看一眼。

    当然,如果他真这么狠,也没燕王啥事了。

    战事之前,他将朱棣作为人质的三个皇子放走,而朱棣也只有三个成年皇子,这让他毫无顾忌。

    一开始,中央朝廷无论是在道德制高点,还是实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按理来说,藩王反叛,历史上除了朱棣,没一个成功的,李二不是藩王。

    他与朱棣有明显的区别,他能和李建成五五开,或者四六。而且他是在京城,朱棣实在藩地。

    李二是在京都,直接杀了李大,全面接收,逼退老李,过程凶险,但顺利,没进过朱棣那般过关斩将。

    朱四比他的难度大了不知多少。

    小朱的骚操作也不是一点点,临阵换帅,让疑似奸细的李景隆指平叛。

    后来,盛庸一度有击败北军的机会,小朱却下令: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四个二带俩王,天胡?

    你可拉倒吧,现在怕杀叔?早干嘛去了?那些王爷凄惨的模样,感情不是你叔?

    标准的做了婊子又立牌坊。

    自己作死但凡下个命令拿下燕王者封国公无论死活。

    你看看朱棣还能不能这么多次突进侦查,身先士卒,你看他死不死。

    一系列的昏招,瞎操作简直能与高粱河车神,圣人李三郎相比。

    白白将皇位让出,自己则下落不明,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朱棣能靖难功成,其实吧,运气成分很大。

    历史三大魔法师听过没?大魔导师.刘,风系元素师.朱。

    亲,了解一下。

    但你也太狠了。

    你但凡温和一点。

    我不搞你,我搞你儿子,给你留点体面是不,那么心急干嘛。

    当然,这事,也少不了小朱身边坑爹的队友,纯属纸上谈兵,一点实际经验都没有。

    但凡学个推恩令,也不至于这样。

    那这个计谋,有没有办法破解呢?

    有。

    发狠,把自己的亲兄弟全杀死,并且鼓动其他王爷世子,也杀掉全部兄弟。

    如此,只有你一人能继承,推恩令不攻自破。

    当然,这是个两败俱伤的计谋,兄弟们指不定得鱼死网破。

    至于同化,那个更厉害了。

    这一点唐朝几乎达到巅峰,各个种族的将军不计其数,可见李二的人格魅力。

    故此三计绝强。

    同化之计,百余年前,对妖族的政策便是如此。

    此计一出,再无人、妖之分。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想来大隋内部,应该是想要分化凉胡。

    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仅在一瞬间,云星河便思虑万千。

    望着云星河的眼睛,高芝元嘿嘿一笑,不曾想心中想法竟被云星河洞悉。

    “朝中有风声,将会是您担任将军,平定祸乱。”

    “哦。”

    云星河饮了一杯茶,眉目低沉,看不出什么情绪。

    “在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