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520.net,人类宇宙开拓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能化转变的关口上。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一些评论认为当该国若干年后人均收入高到无法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保有成本优势,再加上该国几乎难以逆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产业将再次转移至I国、V国、N国、R国这些“新兴”的、“年轻”的、有“人口优势”的国家。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一些智能化和无人化科技还未渗透到的行业,确实从顾兰兰祖国转移至了这几个国家,但规模却远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次转移。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窗口,已经随着被后世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关闭了。2043年随着核聚变的实现商用,只不过是给了那些依然游荡在传统能源梦想中的制造业,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罢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指出,生产的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其中工作机自从原始纺纱机、钉锤、锯子等粗制工具和机械开始,就一直以代替更多劳动力和人力为发展目标和方向。随着二十一世纪更快的智能化无人化科技进步,2030至2040年代时,能供应全球八十亿人生活产品的产业工人,相较于2020年代时,下降了近百分之七十。
2020年时全球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口总规模约为25亿人,而这个数字在2040年时下降到了不到8亿人。从当时的一些存档新闻来看,这8亿人中又有近百分之七十集中在2043年发生大规模失业的这些国家。如果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衡量,满足全球八十亿人生活所需的第一、第二产业人口,仅需要不到3亿从业者。
当时几乎所有国家理性的管理者或是领导团体对无人化造成的生产力暴涨,以及这中间随之而来的失业问题心知肚明。那些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在享受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红利带来的优渥生活时,在这近一百年里更专注的是尖端科技的发展和环保问题。有别于发达国家,那些后发的国家,特别是人口数量和密度都特别高的发展中的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左右为难。
一方面,这些国家需要用密集的劳动生产来积累财富,消化长期农本社会积累下来的庞大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决策者清晰地知道世界科技发展的程度,在无法使用强力行政手段干预国内民众旺盛的生育愿望时,只能用一定的政策来延缓那些智能化、无人化的生产线被下放、渗透到更广泛、更基层的生产部门。
这些政策方面的努力固然取得了它们的成效,从2025年开始,此类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上述那些国家大规模对无人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制造和引进,差不多比美国、西欧诸国、C国、J国等国家的时间延后了差不多二十年。悲剧的是,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掩耳盗铃,仅仅是把痛苦延后了近二十年来发生而已……
虽然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孤立主义曾经一度成为一些国家在几届政府内执行的基本国内外政策基调,但这样的情况仅仅能影响至多十至十五年的该国内政和外交。原因在于,整个二十世纪通过多次全球性战争和冷战,客观上打破了几乎所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的内政和外交藩篱。而这样的孤立政策思潮,更是给了I国、V国、N国、R国、B国等国家在智能化产业政策方面喘息的机会和政策方面的灵活性。可惜的是,多数国家都没有抓住这样的契机。
2044年十一月,古代美国纽约的冬天比平时早来了近三十天。往常应该在圣诞节前后下的第一场雪,这一年在十一月初就落在了曼哈顿的黑色的路面上。参加联合国紧急全体会议的各国代表虽然多数都多年生活在这个城市,但这次早来的白雪并没带给他们多少愉悦,只是增加了更多烦恼而已。
一个月前,非盟成员国和东盟成员国向安理会提交了一揽子纾困方案,目的是为一年前那些发生大规模社会问题国家解决眼前的困局,以及未来至少三十年依然存在的危机。一个月来,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等涉及经济、货币、贸易和尖端技术组织的人员,和联合国各个成员国的代表,以及各国领导人和立法机构全权授权的代表在纽约齐聚一堂。近一千位代表和专家们,在这一个月里针对非盟和东盟提出的《全球货币及未来经济改革方案》进行激烈的分组讨论。毕竟快一百年了,人类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为了同一件事情,齐聚那么多国家所代表的那么多人民,对自身未来的事务进行大概率会有益的讨价还价了。
终于,2044年11月29日这一天,纽约又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让布鲁克林到隔壁新泽西都覆盖了一英尺的白色晶状体,当然,经验丰富的纽约市政府没有让这场大雪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当天下午,就到了全体联合国成员对《全球货币及未来经济改革方案》最终修正稿的表决时间。在这之前的11月23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已经全票通过了该方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不能说后面的全体表决是某种“走过场”的行为,因为这次涉及全球八十亿人口、一百六十余个国家的改革,需要真正得到至少代表百分之八十人口的政治实体确认授权,才真正可以赋予其最完整的法律基础。这次载入史册的投票,在全球167个国家代表的庄严选择下,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的通过率。这样的通过率,直至宇宙纪元3000年之时,也没有达到过。即便是一百多年后针对那个将毁掉人类小行星的投票,都没有达到这样的一致性。
在这里,我们无法引用《方案》的全文,因为这套将影响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文件,即便是相对篇幅最短的中文版本也有大约十万个字符。当时的《方案》起草者、修订者和表决者们的想法,仅仅是希望它能为人类带来五十年的平稳发展。而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其中关于全球货币方面的历史性改革,铺垫了人类未来三千年走向宇宙后经济体系的基础。
顾兰兰就出生在那次全球性深刻变革的十年之后。
本文引用自一篇研究古代地球历史的文献,该文献全文被收录在《人类宇宙开拓史》第三部分中。
能化转变的关口上。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一些评论认为当该国若干年后人均收入高到无法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保有成本优势,再加上该国几乎难以逆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产业将再次转移至I国、V国、N国、R国这些“新兴”的、“年轻”的、有“人口优势”的国家。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一些智能化和无人化科技还未渗透到的行业,确实从顾兰兰祖国转移至了这几个国家,但规模却远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这次转移。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窗口,已经随着被后世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关闭了。2043年随着核聚变的实现商用,只不过是给了那些依然游荡在传统能源梦想中的制造业,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罢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指出,生产的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其中工作机自从原始纺纱机、钉锤、锯子等粗制工具和机械开始,就一直以代替更多劳动力和人力为发展目标和方向。随着二十一世纪更快的智能化无人化科技进步,2030至2040年代时,能供应全球八十亿人生活产品的产业工人,相较于2020年代时,下降了近百分之七十。
2020年时全球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口总规模约为25亿人,而这个数字在2040年时下降到了不到8亿人。从当时的一些存档新闻来看,这8亿人中又有近百分之七十集中在2043年发生大规模失业的这些国家。如果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衡量,满足全球八十亿人生活所需的第一、第二产业人口,仅需要不到3亿从业者。
当时几乎所有国家理性的管理者或是领导团体对无人化造成的生产力暴涨,以及这中间随之而来的失业问题心知肚明。那些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在享受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红利带来的优渥生活时,在这近一百年里更专注的是尖端科技的发展和环保问题。有别于发达国家,那些后发的国家,特别是人口数量和密度都特别高的发展中的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左右为难。
一方面,这些国家需要用密集的劳动生产来积累财富,消化长期农本社会积累下来的庞大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决策者清晰地知道世界科技发展的程度,在无法使用强力行政手段干预国内民众旺盛的生育愿望时,只能用一定的政策来延缓那些智能化、无人化的生产线被下放、渗透到更广泛、更基层的生产部门。
这些政策方面的努力固然取得了它们的成效,从2025年开始,此类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上述那些国家大规模对无人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制造和引进,差不多比美国、西欧诸国、C国、J国等国家的时间延后了差不多二十年。悲剧的是,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掩耳盗铃,仅仅是把痛苦延后了近二十年来发生而已……
虽然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孤立主义曾经一度成为一些国家在几届政府内执行的基本国内外政策基调,但这样的情况仅仅能影响至多十至十五年的该国内政和外交。原因在于,整个二十世纪通过多次全球性战争和冷战,客观上打破了几乎所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的内政和外交藩篱。而这样的孤立政策思潮,更是给了I国、V国、N国、R国、B国等国家在智能化产业政策方面喘息的机会和政策方面的灵活性。可惜的是,多数国家都没有抓住这样的契机。
2044年十一月,古代美国纽约的冬天比平时早来了近三十天。往常应该在圣诞节前后下的第一场雪,这一年在十一月初就落在了曼哈顿的黑色的路面上。参加联合国紧急全体会议的各国代表虽然多数都多年生活在这个城市,但这次早来的白雪并没带给他们多少愉悦,只是增加了更多烦恼而已。
一个月前,非盟成员国和东盟成员国向安理会提交了一揽子纾困方案,目的是为一年前那些发生大规模社会问题国家解决眼前的困局,以及未来至少三十年依然存在的危机。一个月来,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等涉及经济、货币、贸易和尖端技术组织的人员,和联合国各个成员国的代表,以及各国领导人和立法机构全权授权的代表在纽约齐聚一堂。近一千位代表和专家们,在这一个月里针对非盟和东盟提出的《全球货币及未来经济改革方案》进行激烈的分组讨论。毕竟快一百年了,人类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为了同一件事情,齐聚那么多国家所代表的那么多人民,对自身未来的事务进行大概率会有益的讨价还价了。
终于,2044年11月29日这一天,纽约又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让布鲁克林到隔壁新泽西都覆盖了一英尺的白色晶状体,当然,经验丰富的纽约市政府没有让这场大雪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当天下午,就到了全体联合国成员对《全球货币及未来经济改革方案》最终修正稿的表决时间。在这之前的11月23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已经全票通过了该方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不能说后面的全体表决是某种“走过场”的行为,因为这次涉及全球八十亿人口、一百六十余个国家的改革,需要真正得到至少代表百分之八十人口的政治实体确认授权,才真正可以赋予其最完整的法律基础。这次载入史册的投票,在全球167个国家代表的庄严选择下,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的通过率。这样的通过率,直至宇宙纪元3000年之时,也没有达到过。即便是一百多年后针对那个将毁掉人类小行星的投票,都没有达到这样的一致性。
在这里,我们无法引用《方案》的全文,因为这套将影响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文件,即便是相对篇幅最短的中文版本也有大约十万个字符。当时的《方案》起草者、修订者和表决者们的想法,仅仅是希望它能为人类带来五十年的平稳发展。而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其中关于全球货币方面的历史性改革,铺垫了人类未来三千年走向宇宙后经济体系的基础。
顾兰兰就出生在那次全球性深刻变革的十年之后。
本文引用自一篇研究古代地球历史的文献,该文献全文被收录在《人类宇宙开拓史》第三部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