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520.net,大元王朝(出书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之所以那样完善,这与王恂在数学上的精密计算是分不开的。
张立道的生平情况如何?
张立道,字显卿,大名(今河北大名)人。起初,他做元世祖的宿卫。他一生主要的经历是治理云南和三使安南(今越南)。
龙纹金钗至元四年(1267),张立道奉命出使西夏,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才能。皇子忽哥赤封为云南王,张立道为王府文学,有善政。后来又与他人出使安南。皇子忽哥赤被害,为之报仇,受到元世祖褒奖。至元八年,又出使安南,宣布建国号诏书。
至元十年,掌大司农事。因为他熟悉云南,朝廷命他在云南巡行劝农。在任期间,引水造良田万余顷,教当地人以先进的种桑、养蚕方法,使当地人渐渐富裕起来,也引来周围一些少数民族归降。后又在云南建孔庙,立学校,择师教授当地子弟,习礼行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风俗。至元十七年,入朝力请云南王子也先帖木儿袭王位。张立道被授临安(今浙江杭州)广西道宣抚使,兼管军招讨史。在任期间,镇压了必思的反叛,二十二年,扩大两江等地税户二十五万户,增加了当地税收。又在建水路设孔庙,建学校。
至元二十七年,安南有变故,朝廷派张立道以礼部尚书身份第三次出使安南。到安南之后,他以安抚为主策,对安南世子陈日燇晓以利害,明以大义。感动得陈日燇流下眼泪,发誓死也不敢忘记大元天子的大恩大德。
至元二十八年到大德二年(1298)间,张立道分别在两浙、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任职。
张立道一生三次出使安南,在云南做官最久,当地百姓都十分敬仰他,为他立祠以示纪念。
陈祐、陈天祥兄弟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
陈祐、陈天祥,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少年时发愤读书,精通经史。任官期间,以清廉、爱民、行德政闻名。至元二年(1265),在南京路治中任上,有的地方发生了蝗灾,上司急责灭蝗。陈祐已经召集起数万人的灭蝗队伍。时正值收获季节,陈祐考虑到数万人捕蝗,会伤害庄稼,严重影响收成,那样的话,百姓一年的汗水就白流了。不如收割庄稼,农民还会有所得。于是他果断下令,提前收割庄稼。有人向他建议说:“你这样违背上司意志,会犯专擅之罪的。”陈祐说:“为了救百姓的性命,犯专擅之罪我也心甘情愿。”百姓得到了实惠。陈祐先后在不同地方的任职期间,总是把维护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
至元六年,朝廷为中书省与尚书省是否合并争论不休。当时阿合马为尚书平章政事,掌有实权,他想让中书右丞相安童为太师,以此把中书省合并到尚书省。但是又害怕陈祐提反对意见,就私许陈祐如果他不提反对意见,就让他做尚书参知政事。等到决议的时候,陈祐坚决主张:“中书省是政治的根本,祖宗所立,不能废除。太师一职,没有必要虚设。”于是合并中书省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阿合马一怒之下,调换了他的官职。因为他为人耿正,一心为公,所以当时的不法官吏,连大权在握的阿合马也避他三分。至元十三年,陈祐刚上任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当时的官吏因为怕他而人心惶惶。陈祐说:“何必如此呢?以前是污吏,今为廉吏,我就把他当做廉吏;以前是廉吏,现在成了污吏,我就把他当做污吏。”于是他的手下谨慎小心,自我束约,各自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陈天祥,字吉甫。他和他的兄长陈祐一样,在做官期间能顺民情、遂人愿,疾恶如仇,明得失,有谋略。
至元十三年,兴国军因为向民间回收兵器不当而导致了地方变乱。行省命陈天祥全权处理此事。陈天祥了解了实情之后,对当地百姓讲:“保卫家乡,没有武器不行。但收兵器的人过分了,以至于引起了变乱。现在让你们根据实际情况以兵器自卫,怎么样?”百姓认为这样做好。于是他上陈行省,提出:根据当时不安定的局面,应当首先取信于民,与民同甘共苦,这才是长久之计,只有这样才能军民共同靖乱防奸。他的建议得到了行省的同意。在此期间,陈天祥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百姓的愿望,所以流离他乡的人,又回来务农了,邻郡的百姓也来陈天祥所辖区居住创业,陈天祥以十家为甲,十甲设长以自卫。这样,百姓也安定了,军队实力也增强了。当时州县官吏没有俸禄,陈天祥又根据实际情况,给这些官吏定了俸禄,按月发放,官吏也不再侵扰渔利百姓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在此期间,陈天祥的民望很高。
至元二十一年,陈天祥被拜为监察御史。当时卢世荣执政,权倾一时,甚至随意杀人,于是臣僚震慑,没有一个敢于说真话。陈天祥义愤地向元世祖上疏,力陈卢世荣肮脏的发迹史,以及任职之后不知改悔,反而愈加猖狂,肆意诛罚等事,指出他上任仅一百多天,就闹得民怨沸腾。元世祖令陈天祥与卢世荣当面对质。当天,元世祖就下令将卢世荣法办,朝野称快。总之,凡是有碍天下安定的人,陈天祥决不手软。
邓文原一生有哪些主要事迹?
邓文原,字善之,又字匪石,钱塘(今浙江钱塘)人。他是元代著名学者。一生历任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天顺帝朝。
至元二十七年(1290),邓文原任杭州路学政,后来历任崇德州(今浙江桐乡西南)教授,翰林应奉、修撰。武宗时,邓文原参与修撰《成宗实录》。仁宗时,他先后任过国子司业、江南浙西道江东道肃政廉访史等职。在江南浙西江东道任上,邓文原颇能平反昭雪冤狱,决断疑案、难案。如吴兴一个老百姓夜晚在回家的途中,被官府巡逻抓住后又设法逃脱,巡逻追上之后,将他刺倒在地。第二天家人发现此人时已奄奄一息,临死时,这个人说:“一个戴白帽子,穿青色衣服的大个儿是杀害我的凶手。”告官后,官府抓了一个可疑的人,屈打成招,投在大牢里,三年之后,邓文原查得此案,认为,现在抓起来的人个子不高,习惯左手(死者伤在右肋)不应该是杀人犯。于是重新审理此案,最终抓住了真正的凶手,释放了被冤系三年的无辜者。因为他常常能准确地断案,当地百姓中流传着他种种神奇的故事,诸如冤狱得以平反,冤情得以昭雪,感动了上苍,使久旱不雨的徽州,喜降甘霖之类。此外,在此期间,他还努力减免百姓赋税,削除榷茶转运司的权力等事宜。
英宗时,邓文原被拜为集贤直学士。任上提出一些改革弊政的便民主张,诸如平反冤案,在灾区设仓救济百姓、罢除榷茶转运使等。
邓文原对自己很严格,对他人却能行之以恕道。他为人正直,虽然家贫,但任官廉洁。后来官越升越大,但正直廉洁的秉性却丝毫没有改变。
齐履谦在学术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河北大名)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数学家,这种家庭出身,对他一生的学术成就影响很大。他自幼勤苦好学,博览群书,自经史、天文、地理至阴阳、医学、卜筮、医药等书均曾研习,且多有心得成果,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齐履谦在经学上取得了成就。据载:他在十三岁时即师从名儒,专研圣贤之学。从此以格物穷理为终生事业,深研理学,著作颇丰,如《大学四传小注》、《中庸章句续解》、《论语言仁通旨》、《书传详说》、《易系辞旨略》、《易本说》、《春秋诸国统纪》等。此外,他还根据邵雍《经世书》写了《经世书人式》和《经世书外篇微旨》。
其次,齐履谦在历法学上也取得了成就。据载:他在十一岁时,他父亲就教给他推步星历,他对此也颇有兴趣,钻研得很透。后来朝廷立太史局,修订新历,他补为星历生,后来又做历官,使得他对天文历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著作有《二至晷景考》、《经串演撰八法》。前者是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对《授时历》所做的推考;后者是他对《授时历》的经、串法的详细解释,这些都是对《授时历》的补充。
崔斌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
崔斌,字仲文,马邑(今山西朔州东北)人。他性格警谨敏感,多有智慧,喜好读书,深悉为官之道与古今兴亡之理,身躯伟岸,善于骑射,深得忽必烈赏识。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在中统元年(1260)到至元十五年(1278)之间。
元世祖锐意图治,需得力的丞相。有一次元世祖临幸上都,召见崔斌,元世祖在与他散步时,问他当时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崔斌说:“时下最紧迫的事是任命贤人做丞相。”元世祖又问:“谁可担此大任?”他回答:“安童与史天泽可担此大任。”元世祖默然良久,崔斌又说:“陛下是不是认为我见识浅陋,所举荐的人有失于公意而拿不定主意呢?如果是这样,正好现在您身边的人都在,问一下大家即可决定。”元世祖答应了他,让他问一下周围的人。崔斌于是大声说:“皇上有旨,问大家:安童做丞相,行不行?”话音未落,大家兴奋地高呼万岁。于是,元世祖就决定让安童和史天泽做丞相。元世祖十分亲近崔斌,常常向他咨询国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在任地方官期间,他以勿滥杀、便民为首要方略。至元四年(1268),崔斌出守东平(今山东东平)。有一个士兵随意摔死百姓婴儿,崔斌知道后,处罚了主将,将这一士兵关在大牢里。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扰民、害民之事。在此期间,他还减免了百姓的赋税。
在襄樊(今湖北襄樊)、潭州(今湖南长沙)战役中,崔斌许多合理化的建议都被采纳。特别是在潭州之战中,在主将阿里海牙受伤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身先士卒,拿着盾牌,首先登上潭州城,大大鼓舞了士气。在庆功宴上,阿里海牙端着酒杯向他祝贺:“攻下潭州,就是仰仗你的功劳和力量!”崔斌乘机向阿里海牙建议说:“乘现在敌人惊魂未定,我们不应当再战,而应晓以利害,招降宋将。”阿里海牙同意了他的建议,宋将果然纷纷献城投降。元朝将领心怒宋将不早投降而做持久的抵抗,多想屠城。崔斌告诉他们兴师灭宋不在杀人,而在得天下的大道理。元朝将领怒气未消,以为百姓可以不杀,但宋军必须杀。崔斌告诉他们:“宋军的将帅是为他们主子打仗的,杀降敌绝没有什么好处。”这才平息元朝将领心中的怒气。皇帝知道了这些事之后,非常高兴,提拔他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潭州城的军民非常感激他,为他立了生祠,以示其救无数生灵的再造大功。
至元十五年,他受到忽必烈召见。忽必烈问他江南各省的情况,崔斌回答元世祖说:“安定天下的根本在于恰当地用人,现在许多地方用人不当。并列举了权奸阿合马种种不轨之事。”元世祖立即派人调查,处理了阿合马一批不法死党。全部罢免了害民扰民的转运司,此举大快人心,天下无不欢欣鼓舞。当时江淮行省没有合适的人选,朝廷于是任崔斌为江淮行省左丞,到任后,他把以前的所有害国殃民的做法,全部废除,并向元世祖做了汇报。阿合马对他怀恨在心,又怕他今后对自己不利,就设法搜罗虚构了有关崔斌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作为罪状,又设法不让崔斌面见元世祖,就这样害死了崔斌,死时年仅五十六岁。崔斌死后,普天下的人都为他鸣不平。
崔彧在政治上有哪些作为?
崔彧,字文卿,弘州(今河北阳原)人,他才气过人,刚直敢言,元世祖非常器重他。崔彧在政治上的作为,主要是弹劾贪官,指斥时弊。
至元十六年(1279),崔彧奉诏到江南,为朝廷访求艺术之人。次年返回京城,首言使臣扰乱百姓,请求元世祖治罪其人。至元十九年,被授集贤侍读读士,上疏追治阿合马余党,认为,凡是阿合马余党,都应当追治,即使是守门仆隶,也不应放过。即使郝祯(阿合马死党)已死,也应剖棺戮尸,以彻底肃清阿合马的恶劣影响,端正朝风。至元二十年,又以刑部尚书的身份上疏元世祖“时政十八事”,切中要害,指斥时弊,主张革旧立新,整顿朝风。元世祖看了之后,当即命令能立即执行的立即执行,不能立即执行的,商议之后再执行。
凡是崔彧上奏,元世祖都十分重视,绝大多数都令有关部门执行。他上疏,秉直而言,不隐私情,有时连元世祖的面子也不给。元世祖一心想讨伐日本,他却认为时机未成,元世祖对他说:“你的上疏,就好比射箭一样,挽弓时是很可观的,但射出去却未必能中靶的。”尽管如此,元世祖仍常常“可其奏”。至元二十一年,上疏言卢世荣不能当丞相,触怒了元世祖,但也只是被罢了官。
至元二十三年,崔彧又被重用,做了中书省右丞相。上任不久,即奏桑哥诸事,指出桑哥及其党羽专以欺瞒皇帝,鱼肉百姓为事,认为凡桑哥弊政,应全部清除。在之后的一系列奏折中,清除桑哥余党弊政仍是其重要主题之一。这之后崔彧的上疏似乎比以前更直。有一次,他向元世祖上疏说:“桑哥事败之后,皇帝的使臣有的不拿有玺印的书信,只是口传圣旨,擅自释放有罪之人,擅自没收人家财产,有关的部门难以知其真假。”元世祖说:“谁敢如此?”崔彧回答说:“咬剌也奴、伯颜察儿都做过口传圣旨,恣意释放罪人的事。”崔彧所言句句是实,绝无虚辞,更无诬辞。所以,后来中书省上奏,请崔彧任中书右丞之职,元世祖说:“崔彧说话从来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隐瞒,做负进言之责的官再恰当不过。”作为天子的耳目,崔彧是再称职不过了。
古代人物图成宗即位,他仍进言不断。崔彧在御史台任职的时间很长,性格又刚正不阿,所以得罪不少人。大德元年(1297),朝中有弹劾崔彧的人,成宗怒其妄言,打了这个人几十大板,并将其逐出朝廷。由此可见元成宗对崔彧的信任。
张珪的生平情况如何?
张珪,字公端,易州定兴(今河北守兴)人,他是张弘范的儿子。一方面,张珪家族三代人为蒙古灭金、灭宋,立下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张珪从小受业名师,所以在他十七岁时就以管军万户的身份镇守建康(今南京)。有一次奉命征讨地方武装,一个士兵擅杀民家猪并伤其主人,张珪立斩此兵卒,以严明军纪,很快平息了这些地方的叛乱。因为他的文韬武略,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世祖拜他为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院副使。之后,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五帝,皆有政绩。
大德年间,张珪在任上调查民间疾苦,济救贫弱百姓,罢黜贪官污吏。在任浙西肃政廉访史期间,弹劾罢免郡长吏以下三十多人,其他官府小吏数百人,获脏物以亿计,浙西政风为之一变。
仁宗对张珪非常信任,还在做太子时,仁宗就说:“一定要任命一个真正的尚书中丞的话,非张珪莫属。”延祐二年(1315),仁宗任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皇太后想让铁木迭儿为太师,别薛为参知行省政事。张珪进言:“铁木迭儿没有文化,任太师一职不称职;别薛没有功劳,没有资格任参知行省政事。”皇太后非常生气,杖责张珪,几乎毙命。
英宗即位,张珪又得重用。有一次,丞相拜往问张珪:“做丞相应当以什么为重?”张珪回答说:“最重要的是正国君之心,不给邪臣机会;最急迫的是广开言路,兼听则明。”有一次,朝廷讨论弭灾之法,张珪直言:“要想消灾免祸,首先应当搞清楚灾祸由什么引起。汉朝时,冤杀东海孝妇,当地三年没有下雨。铁木迭儿利用国家赋予的丞楣之权报私怨,冤杀萧拜位、杨朵儿只、贺伯颜,这难道不是导致天灾的根源吗?人死不可复生,但给死者正身份,平反昭雪是可以的,朝廷应该给这些人平反昭雪,以示天下正义。”
泰定元年(1324)六月,张珪与人上疏泰定帝,认为当时“弑逆未讨,奸恶未除、忠愤未雪,冤枉未理,政令不信,赏罚不公,赋役不均,财用不节,”这些政治上的失策,导致民怨神怒,伤了天地和气,建议朝廷要想消灾免祸,必须从这些地方做起。可惜这些合理的建议没有被泰定帝采纳。泰定二年夏,张珪因年老体病回到了老家。三年春,泰定帝一定要见张珪,专派使者召张珪回朝。泰定帝见到张珪之后,问道:“你来的时候,民间的情况怎么样呢?”张珪回答说:“我年龄大了,到我家看望我的人也不多,太远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就我家乡的情况而言,老百姓饿得很厉害,朝廷虽有赈济,但一半多的人没有得到救济,陛下一定要可怜他们呀!”
张珪向几个皇帝的进谏,都是切中当时天下的弊端,不管采纳与否,张珪都直言不讳,敢忤权要,唯以天下为虑,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几经挫折,矢志不移,痴心不改。
姚燧有什么才名?
姚燧,字端甫,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元代著名学者姚枢是他的伯父。他是元代有名的才子。十三岁就拜当时与他伯父齐名的学者许衡为师,穷理致知,躬行实践,成为有元一代的名儒。
历》之所以那样完善,这与王恂在数学上的精密计算是分不开的。
张立道的生平情况如何?
张立道,字显卿,大名(今河北大名)人。起初,他做元世祖的宿卫。他一生主要的经历是治理云南和三使安南(今越南)。
龙纹金钗至元四年(1267),张立道奉命出使西夏,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才能。皇子忽哥赤封为云南王,张立道为王府文学,有善政。后来又与他人出使安南。皇子忽哥赤被害,为之报仇,受到元世祖褒奖。至元八年,又出使安南,宣布建国号诏书。
至元十年,掌大司农事。因为他熟悉云南,朝廷命他在云南巡行劝农。在任期间,引水造良田万余顷,教当地人以先进的种桑、养蚕方法,使当地人渐渐富裕起来,也引来周围一些少数民族归降。后又在云南建孔庙,立学校,择师教授当地子弟,习礼行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风俗。至元十七年,入朝力请云南王子也先帖木儿袭王位。张立道被授临安(今浙江杭州)广西道宣抚使,兼管军招讨史。在任期间,镇压了必思的反叛,二十二年,扩大两江等地税户二十五万户,增加了当地税收。又在建水路设孔庙,建学校。
至元二十七年,安南有变故,朝廷派张立道以礼部尚书身份第三次出使安南。到安南之后,他以安抚为主策,对安南世子陈日燇晓以利害,明以大义。感动得陈日燇流下眼泪,发誓死也不敢忘记大元天子的大恩大德。
至元二十八年到大德二年(1298)间,张立道分别在两浙、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任职。
张立道一生三次出使安南,在云南做官最久,当地百姓都十分敬仰他,为他立祠以示纪念。
陈祐、陈天祥兄弟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
陈祐、陈天祥,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少年时发愤读书,精通经史。任官期间,以清廉、爱民、行德政闻名。至元二年(1265),在南京路治中任上,有的地方发生了蝗灾,上司急责灭蝗。陈祐已经召集起数万人的灭蝗队伍。时正值收获季节,陈祐考虑到数万人捕蝗,会伤害庄稼,严重影响收成,那样的话,百姓一年的汗水就白流了。不如收割庄稼,农民还会有所得。于是他果断下令,提前收割庄稼。有人向他建议说:“你这样违背上司意志,会犯专擅之罪的。”陈祐说:“为了救百姓的性命,犯专擅之罪我也心甘情愿。”百姓得到了实惠。陈祐先后在不同地方的任职期间,总是把维护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
至元六年,朝廷为中书省与尚书省是否合并争论不休。当时阿合马为尚书平章政事,掌有实权,他想让中书右丞相安童为太师,以此把中书省合并到尚书省。但是又害怕陈祐提反对意见,就私许陈祐如果他不提反对意见,就让他做尚书参知政事。等到决议的时候,陈祐坚决主张:“中书省是政治的根本,祖宗所立,不能废除。太师一职,没有必要虚设。”于是合并中书省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阿合马一怒之下,调换了他的官职。因为他为人耿正,一心为公,所以当时的不法官吏,连大权在握的阿合马也避他三分。至元十三年,陈祐刚上任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当时的官吏因为怕他而人心惶惶。陈祐说:“何必如此呢?以前是污吏,今为廉吏,我就把他当做廉吏;以前是廉吏,现在成了污吏,我就把他当做污吏。”于是他的手下谨慎小心,自我束约,各自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陈天祥,字吉甫。他和他的兄长陈祐一样,在做官期间能顺民情、遂人愿,疾恶如仇,明得失,有谋略。
至元十三年,兴国军因为向民间回收兵器不当而导致了地方变乱。行省命陈天祥全权处理此事。陈天祥了解了实情之后,对当地百姓讲:“保卫家乡,没有武器不行。但收兵器的人过分了,以至于引起了变乱。现在让你们根据实际情况以兵器自卫,怎么样?”百姓认为这样做好。于是他上陈行省,提出:根据当时不安定的局面,应当首先取信于民,与民同甘共苦,这才是长久之计,只有这样才能军民共同靖乱防奸。他的建议得到了行省的同意。在此期间,陈天祥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百姓的愿望,所以流离他乡的人,又回来务农了,邻郡的百姓也来陈天祥所辖区居住创业,陈天祥以十家为甲,十甲设长以自卫。这样,百姓也安定了,军队实力也增强了。当时州县官吏没有俸禄,陈天祥又根据实际情况,给这些官吏定了俸禄,按月发放,官吏也不再侵扰渔利百姓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在此期间,陈天祥的民望很高。
至元二十一年,陈天祥被拜为监察御史。当时卢世荣执政,权倾一时,甚至随意杀人,于是臣僚震慑,没有一个敢于说真话。陈天祥义愤地向元世祖上疏,力陈卢世荣肮脏的发迹史,以及任职之后不知改悔,反而愈加猖狂,肆意诛罚等事,指出他上任仅一百多天,就闹得民怨沸腾。元世祖令陈天祥与卢世荣当面对质。当天,元世祖就下令将卢世荣法办,朝野称快。总之,凡是有碍天下安定的人,陈天祥决不手软。
邓文原一生有哪些主要事迹?
邓文原,字善之,又字匪石,钱塘(今浙江钱塘)人。他是元代著名学者。一生历任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天顺帝朝。
至元二十七年(1290),邓文原任杭州路学政,后来历任崇德州(今浙江桐乡西南)教授,翰林应奉、修撰。武宗时,邓文原参与修撰《成宗实录》。仁宗时,他先后任过国子司业、江南浙西道江东道肃政廉访史等职。在江南浙西江东道任上,邓文原颇能平反昭雪冤狱,决断疑案、难案。如吴兴一个老百姓夜晚在回家的途中,被官府巡逻抓住后又设法逃脱,巡逻追上之后,将他刺倒在地。第二天家人发现此人时已奄奄一息,临死时,这个人说:“一个戴白帽子,穿青色衣服的大个儿是杀害我的凶手。”告官后,官府抓了一个可疑的人,屈打成招,投在大牢里,三年之后,邓文原查得此案,认为,现在抓起来的人个子不高,习惯左手(死者伤在右肋)不应该是杀人犯。于是重新审理此案,最终抓住了真正的凶手,释放了被冤系三年的无辜者。因为他常常能准确地断案,当地百姓中流传着他种种神奇的故事,诸如冤狱得以平反,冤情得以昭雪,感动了上苍,使久旱不雨的徽州,喜降甘霖之类。此外,在此期间,他还努力减免百姓赋税,削除榷茶转运司的权力等事宜。
英宗时,邓文原被拜为集贤直学士。任上提出一些改革弊政的便民主张,诸如平反冤案,在灾区设仓救济百姓、罢除榷茶转运使等。
邓文原对自己很严格,对他人却能行之以恕道。他为人正直,虽然家贫,但任官廉洁。后来官越升越大,但正直廉洁的秉性却丝毫没有改变。
齐履谦在学术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河北大名)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数学家,这种家庭出身,对他一生的学术成就影响很大。他自幼勤苦好学,博览群书,自经史、天文、地理至阴阳、医学、卜筮、医药等书均曾研习,且多有心得成果,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齐履谦在经学上取得了成就。据载:他在十三岁时即师从名儒,专研圣贤之学。从此以格物穷理为终生事业,深研理学,著作颇丰,如《大学四传小注》、《中庸章句续解》、《论语言仁通旨》、《书传详说》、《易系辞旨略》、《易本说》、《春秋诸国统纪》等。此外,他还根据邵雍《经世书》写了《经世书人式》和《经世书外篇微旨》。
其次,齐履谦在历法学上也取得了成就。据载:他在十一岁时,他父亲就教给他推步星历,他对此也颇有兴趣,钻研得很透。后来朝廷立太史局,修订新历,他补为星历生,后来又做历官,使得他对天文历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著作有《二至晷景考》、《经串演撰八法》。前者是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对《授时历》所做的推考;后者是他对《授时历》的经、串法的详细解释,这些都是对《授时历》的补充。
崔斌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
崔斌,字仲文,马邑(今山西朔州东北)人。他性格警谨敏感,多有智慧,喜好读书,深悉为官之道与古今兴亡之理,身躯伟岸,善于骑射,深得忽必烈赏识。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在中统元年(1260)到至元十五年(1278)之间。
元世祖锐意图治,需得力的丞相。有一次元世祖临幸上都,召见崔斌,元世祖在与他散步时,问他当时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崔斌说:“时下最紧迫的事是任命贤人做丞相。”元世祖又问:“谁可担此大任?”他回答:“安童与史天泽可担此大任。”元世祖默然良久,崔斌又说:“陛下是不是认为我见识浅陋,所举荐的人有失于公意而拿不定主意呢?如果是这样,正好现在您身边的人都在,问一下大家即可决定。”元世祖答应了他,让他问一下周围的人。崔斌于是大声说:“皇上有旨,问大家:安童做丞相,行不行?”话音未落,大家兴奋地高呼万岁。于是,元世祖就决定让安童和史天泽做丞相。元世祖十分亲近崔斌,常常向他咨询国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在任地方官期间,他以勿滥杀、便民为首要方略。至元四年(1268),崔斌出守东平(今山东东平)。有一个士兵随意摔死百姓婴儿,崔斌知道后,处罚了主将,将这一士兵关在大牢里。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扰民、害民之事。在此期间,他还减免了百姓的赋税。
在襄樊(今湖北襄樊)、潭州(今湖南长沙)战役中,崔斌许多合理化的建议都被采纳。特别是在潭州之战中,在主将阿里海牙受伤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身先士卒,拿着盾牌,首先登上潭州城,大大鼓舞了士气。在庆功宴上,阿里海牙端着酒杯向他祝贺:“攻下潭州,就是仰仗你的功劳和力量!”崔斌乘机向阿里海牙建议说:“乘现在敌人惊魂未定,我们不应当再战,而应晓以利害,招降宋将。”阿里海牙同意了他的建议,宋将果然纷纷献城投降。元朝将领心怒宋将不早投降而做持久的抵抗,多想屠城。崔斌告诉他们兴师灭宋不在杀人,而在得天下的大道理。元朝将领怒气未消,以为百姓可以不杀,但宋军必须杀。崔斌告诉他们:“宋军的将帅是为他们主子打仗的,杀降敌绝没有什么好处。”这才平息元朝将领心中的怒气。皇帝知道了这些事之后,非常高兴,提拔他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潭州城的军民非常感激他,为他立了生祠,以示其救无数生灵的再造大功。
至元十五年,他受到忽必烈召见。忽必烈问他江南各省的情况,崔斌回答元世祖说:“安定天下的根本在于恰当地用人,现在许多地方用人不当。并列举了权奸阿合马种种不轨之事。”元世祖立即派人调查,处理了阿合马一批不法死党。全部罢免了害民扰民的转运司,此举大快人心,天下无不欢欣鼓舞。当时江淮行省没有合适的人选,朝廷于是任崔斌为江淮行省左丞,到任后,他把以前的所有害国殃民的做法,全部废除,并向元世祖做了汇报。阿合马对他怀恨在心,又怕他今后对自己不利,就设法搜罗虚构了有关崔斌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作为罪状,又设法不让崔斌面见元世祖,就这样害死了崔斌,死时年仅五十六岁。崔斌死后,普天下的人都为他鸣不平。
崔彧在政治上有哪些作为?
崔彧,字文卿,弘州(今河北阳原)人,他才气过人,刚直敢言,元世祖非常器重他。崔彧在政治上的作为,主要是弹劾贪官,指斥时弊。
至元十六年(1279),崔彧奉诏到江南,为朝廷访求艺术之人。次年返回京城,首言使臣扰乱百姓,请求元世祖治罪其人。至元十九年,被授集贤侍读读士,上疏追治阿合马余党,认为,凡是阿合马余党,都应当追治,即使是守门仆隶,也不应放过。即使郝祯(阿合马死党)已死,也应剖棺戮尸,以彻底肃清阿合马的恶劣影响,端正朝风。至元二十年,又以刑部尚书的身份上疏元世祖“时政十八事”,切中要害,指斥时弊,主张革旧立新,整顿朝风。元世祖看了之后,当即命令能立即执行的立即执行,不能立即执行的,商议之后再执行。
凡是崔彧上奏,元世祖都十分重视,绝大多数都令有关部门执行。他上疏,秉直而言,不隐私情,有时连元世祖的面子也不给。元世祖一心想讨伐日本,他却认为时机未成,元世祖对他说:“你的上疏,就好比射箭一样,挽弓时是很可观的,但射出去却未必能中靶的。”尽管如此,元世祖仍常常“可其奏”。至元二十一年,上疏言卢世荣不能当丞相,触怒了元世祖,但也只是被罢了官。
至元二十三年,崔彧又被重用,做了中书省右丞相。上任不久,即奏桑哥诸事,指出桑哥及其党羽专以欺瞒皇帝,鱼肉百姓为事,认为凡桑哥弊政,应全部清除。在之后的一系列奏折中,清除桑哥余党弊政仍是其重要主题之一。这之后崔彧的上疏似乎比以前更直。有一次,他向元世祖上疏说:“桑哥事败之后,皇帝的使臣有的不拿有玺印的书信,只是口传圣旨,擅自释放有罪之人,擅自没收人家财产,有关的部门难以知其真假。”元世祖说:“谁敢如此?”崔彧回答说:“咬剌也奴、伯颜察儿都做过口传圣旨,恣意释放罪人的事。”崔彧所言句句是实,绝无虚辞,更无诬辞。所以,后来中书省上奏,请崔彧任中书右丞之职,元世祖说:“崔彧说话从来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隐瞒,做负进言之责的官再恰当不过。”作为天子的耳目,崔彧是再称职不过了。
古代人物图成宗即位,他仍进言不断。崔彧在御史台任职的时间很长,性格又刚正不阿,所以得罪不少人。大德元年(1297),朝中有弹劾崔彧的人,成宗怒其妄言,打了这个人几十大板,并将其逐出朝廷。由此可见元成宗对崔彧的信任。
张珪的生平情况如何?
张珪,字公端,易州定兴(今河北守兴)人,他是张弘范的儿子。一方面,张珪家族三代人为蒙古灭金、灭宋,立下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张珪从小受业名师,所以在他十七岁时就以管军万户的身份镇守建康(今南京)。有一次奉命征讨地方武装,一个士兵擅杀民家猪并伤其主人,张珪立斩此兵卒,以严明军纪,很快平息了这些地方的叛乱。因为他的文韬武略,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世祖拜他为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院副使。之后,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五帝,皆有政绩。
大德年间,张珪在任上调查民间疾苦,济救贫弱百姓,罢黜贪官污吏。在任浙西肃政廉访史期间,弹劾罢免郡长吏以下三十多人,其他官府小吏数百人,获脏物以亿计,浙西政风为之一变。
仁宗对张珪非常信任,还在做太子时,仁宗就说:“一定要任命一个真正的尚书中丞的话,非张珪莫属。”延祐二年(1315),仁宗任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皇太后想让铁木迭儿为太师,别薛为参知行省政事。张珪进言:“铁木迭儿没有文化,任太师一职不称职;别薛没有功劳,没有资格任参知行省政事。”皇太后非常生气,杖责张珪,几乎毙命。
英宗即位,张珪又得重用。有一次,丞相拜往问张珪:“做丞相应当以什么为重?”张珪回答说:“最重要的是正国君之心,不给邪臣机会;最急迫的是广开言路,兼听则明。”有一次,朝廷讨论弭灾之法,张珪直言:“要想消灾免祸,首先应当搞清楚灾祸由什么引起。汉朝时,冤杀东海孝妇,当地三年没有下雨。铁木迭儿利用国家赋予的丞楣之权报私怨,冤杀萧拜位、杨朵儿只、贺伯颜,这难道不是导致天灾的根源吗?人死不可复生,但给死者正身份,平反昭雪是可以的,朝廷应该给这些人平反昭雪,以示天下正义。”
泰定元年(1324)六月,张珪与人上疏泰定帝,认为当时“弑逆未讨,奸恶未除、忠愤未雪,冤枉未理,政令不信,赏罚不公,赋役不均,财用不节,”这些政治上的失策,导致民怨神怒,伤了天地和气,建议朝廷要想消灾免祸,必须从这些地方做起。可惜这些合理的建议没有被泰定帝采纳。泰定二年夏,张珪因年老体病回到了老家。三年春,泰定帝一定要见张珪,专派使者召张珪回朝。泰定帝见到张珪之后,问道:“你来的时候,民间的情况怎么样呢?”张珪回答说:“我年龄大了,到我家看望我的人也不多,太远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就我家乡的情况而言,老百姓饿得很厉害,朝廷虽有赈济,但一半多的人没有得到救济,陛下一定要可怜他们呀!”
张珪向几个皇帝的进谏,都是切中当时天下的弊端,不管采纳与否,张珪都直言不讳,敢忤权要,唯以天下为虑,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几经挫折,矢志不移,痴心不改。
姚燧有什么才名?
姚燧,字端甫,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元代著名学者姚枢是他的伯父。他是元代有名的才子。十三岁就拜当时与他伯父齐名的学者许衡为师,穷理致知,躬行实践,成为有元一代的名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