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520.net,猎户的娇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大胖小子落了地,于情于理也该同俞家那头说一声。当然,这事儿跟俞小满没啥关系,她还得接着做月子呢。
赵玉兰也不想出门,她对俞家完全没好感,先前没上山时,在俞家的那几个月里,可算是吃够了苦头,哪怕俞母没故意苛待她,将所有的家务活儿一并推给她却是事实。对她来说,山上的日子太好了,哪怕要帮着小姑子家烧饭做菜,可架不住顿顿都有肉吃啊,关键是还没人说闲话给她脸子看,她才不要去俞家受闲气呢。
正好,因着家里人少,赵玉兰一句“她要照顾小姑子”就成功的摆脱了回婆家的苦差事。
剩下的就只有展易和俞家老二了。
考虑到之前在山下被堵时,俞母曾三番两次的跟自个儿要钱,哪怕直到最后也没成功,可仍然给俞家老二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
于是,他也拒绝了。
展易一脸的无奈,只得收拾了前几日打到的猎物,匆匆下了山。
只是在临走前,俞家老二特地拉住了他,细细叮嘱道:“你先去镇上把猎物给卖了,最多留个一两斤肉,再去那头报信。”
对于二舅哥的好意,展易表示接受,顺便真心的替俞家二老点个蜡,生了这么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子,也是作孽啊。
可惜的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先去镇上卖了野味,再顺手多买了些红糖,展易就依着他二舅哥的话,最后才带着卖剩下的一块肉去了俞家。
道明了来意,放下了肉,展易自认为任务完成,就打算离开了,毕竟小媳妇儿刚生完孩子不久,他还挺担心的。
然而俞母拦住了他。
凭良心说,俞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自家的这个女婿,虽然不至于一脸凶相,可那种面无表情的样子,总叫人觉得大热天的心底发凉,就是特别叫人犯怵的感觉。可家里如今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俞母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上前说话。
“那个……展易啊,兴家是跟你们在一道儿吧?叫他回家一趟,家里真的遇到难事儿了。”俞母皱着眉头苦着脸,一副为难到了极点的模样。
展易懒得问究竟是什么难事儿,毕竟他跟俞家老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丈人家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因此,听得这话后,他只点了点头,表示会把话带到的。
嗯,一定会把话给带到的,至于俞家老二愿不愿意下山,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毕竟那是他二舅哥,哪里有当妹夫的,却管舅哥的事儿?
俞母似是也猜到了展易的想法,因此哪怕展易应得很干脆,她仍不曾让开去路,只一叠声的哀求着:“展易啊,你就是看在满娘的份上,也一定要叫兴家回来呢!他要是不来,我这、这……”
这啥的,展易完全不感兴趣,他只再度点了点头,很肯定的表示,一定把话带到。
见他这般,俞母也没辙儿了。这儿子跟女婿原就是不同的,她能使唤儿子,那是因为底气足,可女婿呢?女婿又不是她生养的,再说满娘嫁的还是猎户,单瞅着展易这通身的煞气,她还能咋样?没直接腿软,只能说多亏展易没给她施压。
尽管多费了点儿时间,展易还是脱身了,之后他就上山回了家,当然也在晚饭时,顺口将这事儿告诉了俞家老二。
俞家老二当时就呵呵了。
一定要叫他回家?哪怕不清楚前因后果,他也敢对天发誓,一准儿没好事儿!
你问为啥?有好事儿那肯定是去寻俞承嗣的,哪里能轮得到他?既然再三强调了要叫他回家,那必然是挖了一个深坑,只等着他往下跳呢!
可惜,他兴许没俞承嗣那般精明,却也不似俞家老三那般木讷蠢笨。
“哦,知道了。”
不得不说,哪怕展易跟俞家老二完全没有半点儿血缘关系,在某些问题上,想法却是完全一致的。前者想的是,我把话带到了,后者想的是,这事儿我知道了。
然后,就再没有然后了。
山上的日子继续过着,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喜欢嗷嗷大哭的胖小子。
而山下,俞母盼星星盼月亮,眼瞅着秋收都到了,却还没盼到她的二儿子下山。
这混账东西!!
一个个都是没良心的小白眼狼!!
骂痛快了,俞母又愁上了,承嗣要的钱该往哪里寻呢?
幸好,今年的年景还是不错的,收成也挺好,俞母将一家人的口粮留下,旁的尽数卖了出去。而且她留的口粮,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最差的粗粮,半点儿精细粮食没有不说,连玉米都卖了个干净,只因为他们这一带,玉米卖的价比红薯略高一些。
不单如此,今年的秋收,除了赁出的之外,其他全部都是他们仨干的。当然,主力还是俞家老三,反正秋收过后,原本就不胖的他,直接瘦成了人干,还是又黑又瘦的那种。
原本,俞家三兄弟的长相应当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俞承嗣因着打小求学的缘故,通身一股子书卷气,配上得体的青布长衫,相当得抢眼。而论相貌,俞家老二其实反而要比俞承嗣更好一些,当然差别也不是很大,只是他因为打小干活多,体格更好一些,比俞承嗣高了半个头,看起来结实又健壮。
至于俞家老三,按说他的长相并不比两个哥哥差,个头也不低,是介于大哥和二哥之间的。偏因着今年干活太多,吃食却跟不上,加上秋收实在是太辛苦了,整个人就像是脱了好几层皮,黑瘦黑瘦的,就跟逃难来的人一般。
等秋收完毕,又紧赶着将粮食拉到镇上卖掉后,俞家老三就病倒了,严格来说,也不是什么病,就是累的。叫了行脚大夫过来瞧,大夫也说了没必要开药,寻些好吃好喝的,养上一段时日就成了。
可俞家的问题就是没钱啊!!
今年卖粮食一共得了三十二贯钱,当然还有些零头,可俞母别说扣下零头了,她还另外添了一些,凑了三十三贯钱,就给俞承嗣送去了。
乡下人平日里几乎没啥收入,毕竟俞家这边跟其他人家不同,就算是在农闲,他们也并不出去打零工。至于俞父和俞家老三平日里做篾器的钱,那是每回一结账,钱都不带回村子的,就径直交给了俞承嗣。
因此,俞母添的那些钱,完完全全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具体是,她开春养的鸡开始下蛋后,除了攒一些拿去换粗盐外,旁的都卖掉,好容易才攒了几百个大钱。而俞家,一整年除了粗盐外,也就是吃粗粮的,就连他们家原本用来种蔬菜的旱地,最后还是种了粮食。
对了,今年唯一一次解馋,还是展易来报喜顺带送了那两斤肉。
这日子过得苦啊,实在是太苦了。
只是再一想,这都过了秋收了,乡试的时间一直都是固定的,三年一次,每次都差不多在秋收过后半个月。所以,她最多只要再熬上一年,就能成为举人娘了。
那可是举人的亲娘啊!
他们这一带,其实并不算穷,哪怕相对来说比较穷困的上河村,也极少有人家吃不上饭。而距离不远的下河村,至少有一多半都是殷实人家,比俞家前几年都过得好。
因着富庶,他们这儿的读书人也不少,私塾、书院更是每个县里都有不少。至于秀才,旁的县且不说,单就是他们这块,每年都会出至少两三个。可惜,即便如此,举人却仍是... -->>
<<<
大胖小子落了地,于情于理也该同俞家那头说一声。当然,这事儿跟俞小满没啥关系,她还得接着做月子呢。
赵玉兰也不想出门,她对俞家完全没好感,先前没上山时,在俞家的那几个月里,可算是吃够了苦头,哪怕俞母没故意苛待她,将所有的家务活儿一并推给她却是事实。对她来说,山上的日子太好了,哪怕要帮着小姑子家烧饭做菜,可架不住顿顿都有肉吃啊,关键是还没人说闲话给她脸子看,她才不要去俞家受闲气呢。
正好,因着家里人少,赵玉兰一句“她要照顾小姑子”就成功的摆脱了回婆家的苦差事。
剩下的就只有展易和俞家老二了。
考虑到之前在山下被堵时,俞母曾三番两次的跟自个儿要钱,哪怕直到最后也没成功,可仍然给俞家老二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
于是,他也拒绝了。
展易一脸的无奈,只得收拾了前几日打到的猎物,匆匆下了山。
只是在临走前,俞家老二特地拉住了他,细细叮嘱道:“你先去镇上把猎物给卖了,最多留个一两斤肉,再去那头报信。”
对于二舅哥的好意,展易表示接受,顺便真心的替俞家二老点个蜡,生了这么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子,也是作孽啊。
可惜的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先去镇上卖了野味,再顺手多买了些红糖,展易就依着他二舅哥的话,最后才带着卖剩下的一块肉去了俞家。
道明了来意,放下了肉,展易自认为任务完成,就打算离开了,毕竟小媳妇儿刚生完孩子不久,他还挺担心的。
然而俞母拦住了他。
凭良心说,俞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自家的这个女婿,虽然不至于一脸凶相,可那种面无表情的样子,总叫人觉得大热天的心底发凉,就是特别叫人犯怵的感觉。可家里如今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俞母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上前说话。
“那个……展易啊,兴家是跟你们在一道儿吧?叫他回家一趟,家里真的遇到难事儿了。”俞母皱着眉头苦着脸,一副为难到了极点的模样。
展易懒得问究竟是什么难事儿,毕竟他跟俞家老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丈人家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因此,听得这话后,他只点了点头,表示会把话带到的。
嗯,一定会把话给带到的,至于俞家老二愿不愿意下山,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毕竟那是他二舅哥,哪里有当妹夫的,却管舅哥的事儿?
俞母似是也猜到了展易的想法,因此哪怕展易应得很干脆,她仍不曾让开去路,只一叠声的哀求着:“展易啊,你就是看在满娘的份上,也一定要叫兴家回来呢!他要是不来,我这、这……”
这啥的,展易完全不感兴趣,他只再度点了点头,很肯定的表示,一定把话带到。
见他这般,俞母也没辙儿了。这儿子跟女婿原就是不同的,她能使唤儿子,那是因为底气足,可女婿呢?女婿又不是她生养的,再说满娘嫁的还是猎户,单瞅着展易这通身的煞气,她还能咋样?没直接腿软,只能说多亏展易没给她施压。
尽管多费了点儿时间,展易还是脱身了,之后他就上山回了家,当然也在晚饭时,顺口将这事儿告诉了俞家老二。
俞家老二当时就呵呵了。
一定要叫他回家?哪怕不清楚前因后果,他也敢对天发誓,一准儿没好事儿!
你问为啥?有好事儿那肯定是去寻俞承嗣的,哪里能轮得到他?既然再三强调了要叫他回家,那必然是挖了一个深坑,只等着他往下跳呢!
可惜,他兴许没俞承嗣那般精明,却也不似俞家老三那般木讷蠢笨。
“哦,知道了。”
不得不说,哪怕展易跟俞家老二完全没有半点儿血缘关系,在某些问题上,想法却是完全一致的。前者想的是,我把话带到了,后者想的是,这事儿我知道了。
然后,就再没有然后了。
山上的日子继续过着,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个喜欢嗷嗷大哭的胖小子。
而山下,俞母盼星星盼月亮,眼瞅着秋收都到了,却还没盼到她的二儿子下山。
这混账东西!!
一个个都是没良心的小白眼狼!!
骂痛快了,俞母又愁上了,承嗣要的钱该往哪里寻呢?
幸好,今年的年景还是不错的,收成也挺好,俞母将一家人的口粮留下,旁的尽数卖了出去。而且她留的口粮,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最差的粗粮,半点儿精细粮食没有不说,连玉米都卖了个干净,只因为他们这一带,玉米卖的价比红薯略高一些。
不单如此,今年的秋收,除了赁出的之外,其他全部都是他们仨干的。当然,主力还是俞家老三,反正秋收过后,原本就不胖的他,直接瘦成了人干,还是又黑又瘦的那种。
原本,俞家三兄弟的长相应当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俞承嗣因着打小求学的缘故,通身一股子书卷气,配上得体的青布长衫,相当得抢眼。而论相貌,俞家老二其实反而要比俞承嗣更好一些,当然差别也不是很大,只是他因为打小干活多,体格更好一些,比俞承嗣高了半个头,看起来结实又健壮。
至于俞家老三,按说他的长相并不比两个哥哥差,个头也不低,是介于大哥和二哥之间的。偏因着今年干活太多,吃食却跟不上,加上秋收实在是太辛苦了,整个人就像是脱了好几层皮,黑瘦黑瘦的,就跟逃难来的人一般。
等秋收完毕,又紧赶着将粮食拉到镇上卖掉后,俞家老三就病倒了,严格来说,也不是什么病,就是累的。叫了行脚大夫过来瞧,大夫也说了没必要开药,寻些好吃好喝的,养上一段时日就成了。
可俞家的问题就是没钱啊!!
今年卖粮食一共得了三十二贯钱,当然还有些零头,可俞母别说扣下零头了,她还另外添了一些,凑了三十三贯钱,就给俞承嗣送去了。
乡下人平日里几乎没啥收入,毕竟俞家这边跟其他人家不同,就算是在农闲,他们也并不出去打零工。至于俞父和俞家老三平日里做篾器的钱,那是每回一结账,钱都不带回村子的,就径直交给了俞承嗣。
因此,俞母添的那些钱,完完全全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具体是,她开春养的鸡开始下蛋后,除了攒一些拿去换粗盐外,旁的都卖掉,好容易才攒了几百个大钱。而俞家,一整年除了粗盐外,也就是吃粗粮的,就连他们家原本用来种蔬菜的旱地,最后还是种了粮食。
对了,今年唯一一次解馋,还是展易来报喜顺带送了那两斤肉。
这日子过得苦啊,实在是太苦了。
只是再一想,这都过了秋收了,乡试的时间一直都是固定的,三年一次,每次都差不多在秋收过后半个月。所以,她最多只要再熬上一年,就能成为举人娘了。
那可是举人的亲娘啊!
他们这一带,其实并不算穷,哪怕相对来说比较穷困的上河村,也极少有人家吃不上饭。而距离不远的下河村,至少有一多半都是殷实人家,比俞家前几年都过得好。
因着富庶,他们这儿的读书人也不少,私塾、书院更是每个县里都有不少。至于秀才,旁的县且不说,单就是他们这块,每年都会出至少两三个。可惜,即便如此,举人却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